新聞中心
原標題:淺談古籍善本中的“初刻本”和“后印本”
劉世珩影宋刻本《孔子家語》
古籍版本學研究的對象就是古書。古書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樣,具有本質和表象兩個方面,本質就是其內容和文本,表象就是外在樣式,如版刻風格、刷印水平等。要收藏古籍善本,就需要對這兩個問題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,然后才能分辨不同版本之間的差異。本文就從內容和表象兩個方面入手,通過一些實例,簡單談談古籍善本“初印”和“后印”的辨別。
古籍收藏貴“初印”。大體上說,初印本就是書版刻成之后最初刷印的那部分印本,一般只有百余部甚至幾十部。由于書版完好,印成的書也就筆劃鋒穎畢現,欄線清晰可見,十分美觀。隨著刷印次數增多,版面逐漸磨損,筆畫也就變得模糊,有時還會出現斷版缺字的現象。即使僅僅從工藝品欣賞的角度,初印本也絕不是后印本所能比擬的。但這一點僅僅是個比較模糊的標準,在實踐中很難準確把握。那么區分初印和后印還有哪些方法呢?下面舉幾個例子。
一,特印本。書版雕刻完成后,往往用好紙佳墨印若干部,留以自用或者饋贈親友。比如較為常見的紅藍印本。還有的普通本用竹紙或者普通白紙印,特印本則用皮紙、宣紙、羅紋紙甚至宋明古紙印,開本也較普通本更為闊大。圖為劉世珩影宋刻本孔子家語,皮紙大本長約四十厘米,鈐“聚學軒”、“貴池開元鄉南山村小民”等劉氏印多方,就是這樣的特印本。
這一點還是外在形式上的特征,比較容易辨別。下面要說的就是某些后印本在內容上有所改動,需要通過比對文本來辨別的。
二,試印樣本。有些書籍雖然尚未刻完,但會先印少量樣書作為參考或者??敝?。這樣的印本往往留有墨釘,有的每篇文章也自成起迄,不相連貫。有些成書的定本會加以修改,從而這樣的試印樣本就成為了解成書過程的重要資料。
《蒙兀兒史記》試印本
圖為《蒙兀兒史記》試印本,與后來的定本頗有不同,由于學術水平高而且刷印極少,向為學界珍視。此書在民國時就很難得,據孟森先生文《屠寄蒙兀兒史記序》記載:“坊肆居間索值至百余金,應者無難色?;蛴胁豢蓛r售者,則百計以法書名畫以易之,蓋視等宋元秘籍矣?!贝吮緸閺埫羡鞠壬f藏,封面有鄧之誠墨筆贈語。查《鄧之誠文史札記》知,此書是答謝張先生給《骨董瑣記》所作題詞的“潤筆”。
我在《試印樣本〈無悶堂集〉》一文中談到的康熙刻本《無悶堂集》試印本,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保留了定本刪去的激烈文字,具有特殊的??眱r值。
三,版片易手后遭剜改題名或者堂號。改版前的印本就是初印本或者較初印本,改版后為后印本。古籍書版也可以流通轉手,買家有時會把原作者或者刻書者的名字去掉后改刻成自己。由于初印本稀少,可能這種冒名頂替的反而比原書還要出名。如康熙時柯氏小幔亭刻本《絕妙好辭》,后來版片被高士奇所得,就被高剜改為“清吟堂”,柯氏原序也被刪改。
康熙刻初印本《宋稗類鈔》
又如圖中的康熙刻初印本《宋稗類鈔》,編輯者明明是李宗孔,后來就被改成了潘永因。而且初印李本流傳很少,世人多不知實情,包括八十年代書目文獻出版社的點校本也署名為潘永因,實在是一樁鳩占鵲巢的冤案。
四,初印本發行后,內容又有所增補或者改動的情況。
咸豐八年刻本《兩當軒集》是清代名詩人黃仲則詩文集的第一個全本,具有十分重要的版本價值。由于書版刻成后不久即毀于太平天國之亂,一向流傳很少,以致于大名鼎鼎的葉德輝也認為咸豐本編成后“當時未及刊行”,竟把一個源自咸豐刻本的同治活字本當作寶貝,“因以此本鎮庫,而各刻本列之副墨云”,鬧出了笑話。
咸豐八年刻本《兩當軒集》二十卷
然而,更不為人所知的是,此咸豐本也有初印后印之別。初印本刻成于當年秋,沒過多久又發現了黃仲則的一些佚詩,從而在當年十二月份重新編排增補,由初印的二十卷本重編成了二十二卷本。初印本僅發行了幾個月的時間,存世更為罕見。黃永年先生主編的《清代版本圖錄》收錄的,也是一個二十二卷本(按,黃先生在文字介紹也指出此書最初為二十卷)。今年某拍賣會就有一個二十二卷本出現,雖然缺附錄六卷,乃是一個殘本,也以兩萬多元的高價成交。
康熙九年靈璧縣衙刻本馬驌《繹史》
類似的還有康熙九年靈璧縣衙刻本馬驌《繹史》。此書刻成后因為卷帙浩繁,只刷印了幾十部。由于學術水平高而且版刻工整,后來書版被購入內府并作為殿版書印行,部分文字也有改動,后來又有翻刻本。所以有內封面為“本衙藏板”的原刻初印本也就頗為珍貴了。圖即為原刻初印本,清末學者姚大榮舊藏。
五,由前人題跋可以推斷為初印本的例子。比如,此前曾為文詳述的《攀古小廬文》最初印本,張寶德題跋時間距離刻書僅一月,當然是最初印本。這里再舉一個例子:黃汝成的《日知錄集釋》是學術名著,學術界一向重視。初刻于道光十四年,但印本流傳很少,所見多是后來的翻刻本,但就是原刻本也有初印后印的分別。由于黃氏后來又作了《日知錄刊誤》和《續刊誤》,通常見到的原刻本都是道光十八年續刊誤刻成后的匯印本。
季羨林藏《日知錄集釋》
2011年嘉德推出了季羨林藏書拍賣專場,其中有一部僅附刊誤的《日知錄集釋》,書品寬大悅目,刷印精良。翻到末尾一看,有張孟堅的題記曰“道光十七年九月二日以大錢二千四百文購得”,則此本肯定是道光十八年匯印前的較早印本。而且保留了當時的書價信息,更為難得。像這樣的版本,雖然看似缺一種,也比普通的匯印本更為珍貴難得。
古籍收藏必須注重版本,初印后印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。由于篇幅和筆者見聞所限,這里談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,希望大家批評指正。
原文鏈接:http://news.artron.net/20170816/n951215.html
江蘇好東方集團,全稱江蘇好東方地產集團,簡稱江蘇好東方集團、好東方集團,是一家圍繞中式人居環境與文化進行業務布局的綜合性企業集團。集團總部坐落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揚州市,業務領域橫跨中式園林別墅開發、古建園林設計施工、中式裝潢設計施工、傳統蘇作紅木家具生產、傳統非遺文化禮品開發和電子商務等諸多行業。

企業官網

江南文津

千年居紅木家具

天藝坊

江南文津抖音號
集團熱線: 0514-83615889
企業郵箱:hdf1688@hdf1688.cn
版權所有:揚州天藝坊藝術品有限公司 蘇ICP備15042381號-2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揚州
(成員單位:新世紀地產 南方園林設計院 南方園林工程 千工堂 千年居紅木 天藝坊 樂儀琴社/書社 樂儀書院)